快速掌握文章重點
-
Canva 與 Midjourney 等 AI 工具並非取代設計師,而是改變設計工作型態
AI 設計工具強化執行效率,設計師需學會整合工具與策略思維。 -
初階設計師的挑戰在於能力單一,非工具本身
Canva 並不會淘汰設計新手,但職場更需要多工、能思考的設計人才。 -
企業對設計職缺的期待:跨部門溝通、策略能力與使用者理解
「會做圖」只是起點,設計師需擁有整合與判斷的能力。 -
AI 工具取代的是「技能」,無法取代設計師的「觀點與洞察」
真正具價值的設計來自於脈絡詮釋與文化理解,而非快速生成。 -
設計職涯關鍵:不停學習、擁抱工具、發展屬於自己的創意判斷力
不怕 AI,也不怕 Canva,怕的是你對學習的停止。
Canva、Midjourney 等 AI 設計工具的出現,讓許多平面設計師感到被取代的焦慮。而這些 AI 設計工具也正對設計新鮮人與資深設計師都產生深遠影響。
本篇文章從工具比較、職場需求、設計職能演進到價值重塑,帶你認清在 AI 時代,設計師真正不可被取代的關鍵。
本文目錄:
- Canva 和 Midjourney 等 AI 設計工具如何改變生態?設計師要懂哪些工具?
- 設計新鮮人會被 Canva 淘汰嗎?從職場需求看出路
- 不是只有會設計!企業現在更重視這三種設計職能
- AI 工具會取代「技能」,但取代不了「觀點」:設計師價值如何重塑?
- 設計師不該害怕 AI,該害怕的是不願學習 AI 的自己
- AI 時代,平面設計師常見問題 FAQ
Canva 和 Midjourney 等 AI 設計工具如何改變生態?設計師要懂哪些工具?
近年來,Canva 和 Midjourney 等 AI 設計平台快速普及,讓許多人不禁問:「設計工作是不是快沒了?」
事實上,這兩者的核心應用場景不同。Canva 平面設計工具強調模板化操作、快速製作行銷素材,適合非設計背景的使用者。而 Midjourney 則是透過 AI 生成視覺圖像,強調創意生成與藝術風格探索。這些工具並非直接「取代設計師」,而是大幅改變了創作流程。
現在設計師需要具備更廣泛的工具適應力,例如:
- 理解 Midjourney 對設計師影響,掌握 prompt 設計與風格控制
- 比較 Canva 和 AI 設計平台的特性與使用時機
- 整合 Figma、Photoshop、AI 工具等進行高階設計整合應用
設計師的競爭力,不再只是「做圖」,而是能否快速整合新工具、提高創作效率與創造策略價值。
設計新鮮人會被 Canva 淘汰嗎?從職場需求看出路
如果你是剛畢業的設計新手,很可能正在擔心:Canva 是否會取代初階設計師的職缺?
某種程度上,這個擔心並非空穴來風。許多中小企業在日常行銷中,確實會使用 Canva 來「取代外包」。這讓設計新鮮人在初期職場中面臨更大的競爭。
但 Canva 對初階設計師的影響,更多的是淘汰「不具備延伸能力」的人。企業現在找的是會設計、也能懂排程、溝通、甚至跨部門協作的多工型人才。
提升設計新手職場競爭力的方法包含:
- 不只熟 Canva 等設計工具,還要懂品牌視覺與設計邏輯
- 學會用設計說故事,解釋設計背後的策略與用意
- 強化「快速製作」與「高品質輸出」的雙軌能力
設計新鮮人只要能在「AI 工具與設計策略」之間搭起橋梁,就能在職場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。
不是只有會設計!企業現在更重視這三種設計職能
設計職缺越來越多,但要求卻也越來越高。現在企業不只是找「會做圖」的人,而是希望設計師能帶來更全面的價值。
以下是目前企業在設計職缺中最重視的三種 跨職能能力:
1. 設計策略能力
能夠從商業角度理解專案需求,規劃設計方向與視覺層次,不只是執行者,更是策略的一環。
2. 跨部門溝通力
設計師不再獨立作業,而是需要與行銷、產品、工程團隊密切合作,懂得「說設計的語言」也要能「聽懂商業語言」。
3. 數據分析與使用者理解
善於觀察數據,優化視覺成效,從使用者回饋調整設計,才是真正具備實戰力的設計師。
因此,企業對設計職缺的需求早已跳脫單一技能,重點轉向整體專案與團隊價值。
AI 工具會取代「技能」,但取代不了「觀點」:設計師價值如何重塑?
AI 設計工具的確可以快速完成過去需要數小時的工作,這意味著某些技術性的任務將會逐漸自動化。但這並不等於設計師會被取代。
真正難以被 AI 替代的是「視角」與「判斷力」:
- 為什麼要用這種風格而不是另一種?
- 使用者的感受是什麼?
- 這個品牌的語言該如何視覺化?
這些問題,AI 目前還無法給出真正有深度的答案。
設計價值與 AI 差異在於:
- AI 可以快速產出,但缺乏脈絡與文化理解
- 人類設計師能整合經驗、觀點與美感做出決策
- 好設計背後往往是洞察,而非單純的圖像組合
因此,設計師的未來不在於「技能型操作手」,而是轉向「創意型解方者」。
設計師不該害怕 AI,該害怕的是不願學習 AI 的自己
Canva、Midjourney 不會淘汰設計師,但會淘汰不進步的設計師。
新時代的設計職場,需要的是會用工具、懂得策略、也能發揮創意的設計人才。只要你能不斷更新知識、擴展視野,你就能在 AI 與自動化工具環繞的時代,走得更穩、更遠。
AI 時代,平面設計師常見問題 FAQ
1. Canva 真的會取代平面設計師嗎?
不會完全取代。Canva 是一個提升製圖效率的工具,適合簡單設計需求,但無法替代設計師在品牌策略、使用者經驗與創意發想上的專業價值。
2. Midjourney 是什麼?它會對設計師造成威脅嗎?
Midjourney 是一款 AI 生成圖像平台,透過文字指令即可產出視覺創作。它不會取代設計師,但對於視覺發想與快速草圖階段有顯著助益。懂得使用它的設計師反而能提升競爭力。
3. 我是設計新鮮人,還值得學設計嗎?
當然值得。雖然 Canva 對初階任務有取代效應,但企業仍需有策略思考、品牌理解與跨部門合作能力的設計師。具備這些能力的新鮮人,依然很有機會被看見。
4. 設計師在 AI 時代最需要培養什麼能力?
除了設計技術,設計師應該強化以下能力,讓 AI 工具無法取代的核心職能。
- 溝通與提案能力
- 對品牌與使用者的理解
- AI 工具的整合應用能力
5. Canva、Figma、Photoshop 要學哪一個?
這取決於你的職涯方向,建議根據職涯目標選擇主力工具,並學會整合運用以下工具:
- Canva 適合行銷設計、社群素材等快速輸出情境
- Figma 側重 UI/UX 與團隊協作
- Photoshop 適合進階影像處理與創意合成
6. 設計師的工作還有未來嗎?
有,而且會更多元。設計師將不再是單一產出角色,而是結合資料、策略與創意的多面向人才。會用 AI、懂品牌、會協作的設計師將在職場中更具價值與影響力。
➤ 延伸閱讀:
- Canva AI 懶人包整理!2025 必看 12 功能與實用推薦
- 害怕被AI、ChatGPT取代?克服AI焦慮,畢業生、新鮮人求職前必須知道的3大原則!
- UI/UX 產品設計師海外面試經驗分享:從日本跨國企業 Indeed 到澳洲巨型獨角獸 Canva 面試流程、面試心得與建議
註冊 Yourator 會員,每週給你精選職涯資訊與精華好文!